![]() 作者:[金] 王若虚 撰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年: 2017-4-1 页数: 942 定价: 9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中国历史文集丛刊 ISBN: 9787101125641 内容简介 · · · · · ·王若虚是金代著名学者,在经学、史学、诗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清四库馆臣曾评论说:“金元之间,学有根底者,实无人出若虚右。”王若虚生前撰述曾分别结为《慵夫集》、《滹南遗老集》、《尚书义粹》。历经岁月,《慵夫集》今已亡佚,仅存《滹南遗老集》四十六卷和《尚书义粹》残本。本书以畿辅丛书为底本,吸收前人校对成果,对《滹南遗老集》作了全面标点、校勘;复经努力搜求,辑入、整理了《尚书义粹》残本,是目前录文最全的王若虚著述整理本。 作者简介 · · · · · ·王若虚(1174~1243),金末著名学者。字从之,号慵夫,又号滹南遗老。藁城(今属河北)人。承安二年(1197),登经义进士。任鄜州(今陕西富县)录事,历管城、门山二县令。升为国史院编修官、应奉翰林文字、著作郎等职,参预修《宣宗实录》。曾奉命出使西夏。哀宗正大年间,历任平凉府(今甘肃平凉)判官、左司谏、延州刺史,入为直学士。天兴二年(1233),金军马都元帅崔立以南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降蒙古军,召他与元好问等撰功德碑。元好问拟就碑文后,他参预了删定。金亡不仕,北归乡里。1243年三月,东游泰山时病逝。 王若虚论文论诗都有独到的见解。他的观点集中反映在其《诗话》、《文辨》著述中。他反对文章一味追求古意,认为“古今互有短长”,“文章求真是而已,须存古意何为哉!”他对文体的看法是“定体则无,大体须有”。他主张著文,“惟史书、实录、制诰、王言、决不可失体... |
必看书目之一,很多年前就有所耳闻,现在终于入手了
追了很久,新书当然要力挺。
书的内容好那自然是没得说,单单拿书就够你欣赏一番
结合当下分析得也通俗明了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