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彭怒/王飞/王骏阳 出版社: 同济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2-12 页数: 440 定价: 150.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60850689 内容简介 · · · · · ·建构理论是西方建筑学的基本理论,它从建筑的物质性出发讨论结构、建造和形式表达艺术的关系。20世纪90年代,建构在西方学界重新成为理论热点在于它对后现代建筑的图像性所具有的深刻批判性。中国建筑界自90年代末对建构理论开始引介,其主要影响在于使中国建筑从文化意识形态的论争转向对建筑的本体以及基本建造问题的关注。关于建构的讨论与研究也逐渐成为针对中国当代建筑问题的强心剂,影响力远胜于其他理论。然而,建构理论在中国的系统翻译和深入讨论还十分不足。 《建构理论与当代中国》立足于探索建构理论对中国建筑理论思想建设和建筑设计文化的意义,邀请中国的学者和建筑师对建构理论的翻译、建构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和转化、建构在中国的具体实践等方面进行总结和探讨。编者以2011年底在上海举办的“建造诗学:建构理论的翻译与扩展讨论”国际研讨会的学术成果为基础,包括美国、澳大利亚、瑞士和... 作者简介 · · · · · ·彭怒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教授,《时代建筑》杂志副主编。著作《现象学与建筑的对话》获第三届中国建筑图书奖。 王飞 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助理教授,加十国际设计机构设计总监。 王骏阳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教授,著名学者。译著《建构文化研究》。 目录 · · · · · ·序言 伍江 006综述 建构与我们:“建造诗学:建构理论的翻译与扩展讨论”会议评述 彭怒 王飞 011 建构的话语、建造的诗学与建筑史学 王骏阳 029 建构与工具 工具的诗学 [ 瑞] 安妮特·斯皮罗 著,王英哲 译,徐蕴芳 校 041 · · · · · ·() 序言 伍江 006 综述 建构与我们:“建造诗学:建构理论的翻译与扩展讨论”会议评述 彭怒 王飞 011 建构的话语、建造的诗学与建筑史学 王骏阳 029 建构与工具 工具的诗学 [ 瑞] 安妮特·斯皮罗 著,王英哲 译,徐蕴芳 校 041 建筑学的神经建构学探索 [ 意] 马可·弗拉斯卡里 著,王颖 译,王飞 校 057 绘制欲望:解读瓦尔斯温泉浴场的抵抗与制作 [ 美] 马修·曼德拉普 著,孙娜佳 严晓花 译 王颖 王飞 校 073 建构和结构 、材料 超越理性主义的日本当代建筑:触发形态自由的结构方法 郭屹民 085 像鸟儿那样轻:从石上纯也设计的桌子说起 柳亦春 099 概念与建造的博弈:两个市政厅的建构策略研究 余国璞 115 日本建筑师吉阪隆正与共存的构成 [ 日] 仓方俊辅 著,李一纯 平辉 译 131 隐匿和呈现:两个项目的设计解读 曾群 149 构筑技术与设计表现 徐维平 数字化建造与建构 数字化建造:新方法论驱动下的范式转化 袁烽 171 形态生成和物质呈现:整合化设计 张朔炯 181 制造的多样性 [ 德] 阿希姆·门格斯 著,封帅 译,张朔炯 校 189 聚合形态 [ 德] 阿希姆·门格斯 著,张朔炯 译, 封帅 校 201 建构理论的当代拓展 粗野建构:当代建筑中的悖论 [ 澳] 戈沃克·哈图尼安 著,周渐佳 译 217 面向身体与地形的建构学 史永高 237 实践者的思想性实践:寻找超越“数字”手段的当代实践 范凌 247 一则导言的导读 刘东洋 257 解析建筑学 [ 美] 米切尔·席沃扎 著,王凯 译,刘东洋 校 265 建构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和讨论 循环建造的诗意:建造一个与自然相似的世界 王澍 陆文宇 271 “建构”的许诺与虚设:论当代中国建筑学发展中的“建构”概念 朱涛 279 现场讨论 现场讨论1 何如 整理, 王颖 校对 303 现场讨论2 官文琴 秦佶伟 整理, 王颖 校对 323 现场讨论3 秦佶伟 整理, 王颖 校对 345 现场讨论4 严晓花 整理, 王颖 校对 353 附录 国外发言人英文文稿 English Texts of Some Overseas Speakers The Neuro-Tectonic Approach to Architecture Marco Frascari 373 The Poetics of Tools Annette Spiro 389 Drawing Desire: Resistance and Facture in drawing-out the Valser Therme Matthew Mindrup 403 Brute Tectonics: A Paradox in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Gevork Hartoonian 415 译名表 436 致谢 440 · · · · · · () |
非常引人入胜
超爱他,都要买来仔细看
很有收获的
为我提供了一个解看历史和现实的全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