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刻文學生活誌》2007.八月號:張愛玲《色‧戒》李安txt,chm,pdf,epub,mobi下载 作者:印刻文學生活誌 出版社: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社 出版年: 2007年8月 页数: 240 装帧: 平装 ISBN: 9783404148875
内容简介 · · · · · ·48 第三卷第十二期(八月號)目次 【編輯室報告】未完成 黃筱威 【西西說畫】管形 西西 【幻覺的行列】詩的抄襲與詐騙之夢 鯨向海 【剪貼冊】白描小風景 馬大文 【專輯:穿越時空的相會——張愛玲與李安】 〈色,戒〉故事梗概 輯一、電影篇 色是感性,戒是理性——李安談《色‧戒》 鑄秦 《色‧戒》風韻——攝影師普瑞托獨家解說 鑄秦、Lena 李安風格——《色‧戒》的美術設計 黃海鯤 《色‧戒》外景現場解祕 黃海鯤 間諜圈,電影圈——宋淇和楊德昌的〈色,戒〉故事 符立中 輯二、故事原型篇 〈色,戒〉考 余斌 色戒愛玲 蔡登山 輯三、張愛玲舊作出土 張愛玲與小報——從〈天地人〉「出土」說起 陳子善 天地人 張愛玲 與張愛玲不期而遇 王羽 附錄:張愛玲是「文化漢奸」嗎? 陳子...
48 第三卷第十二期(八月號)目次 【編輯室報告】未完成 黃筱威 【西西說畫】管形 西西 【幻覺的行列】詩的抄襲與詐騙之夢 鯨向海 【剪貼冊】白描小風景 馬大文 【專輯:穿越時空的相會——張愛玲與李安】 〈色,戒〉故事梗概 輯一、電影篇 色是感性,戒是理性——李安談《色‧戒》 鑄秦 《色‧戒》風韻——攝影師普瑞托獨家解說 鑄秦、Lena 李安風格——《色‧戒》的美術設計 黃海鯤 《色‧戒》外景現場解祕 黃海鯤 間諜圈,電影圈——宋淇和楊德昌的〈色,戒〉故事 符立中 輯二、故事原型篇 〈色,戒〉考 余斌 色戒愛玲 蔡登山 輯三、張愛玲舊作出土 張愛玲與小報——從〈天地人〉「出土」說起 陳子善 天地人 張愛玲 與張愛玲不期而遇 王羽 附錄:張愛玲是「文化漢奸」嗎? 陳子善 【那些人那些事】旗袍、洋裝與台灣衫——台灣服飾的百年影像 鄭鴻生 【散文】回台 周志文 【專欄:室內靜物‧窗外風景】房門打開了以後 尉任之 【新藝見】無中心的非境之域 林志明 【漫遊者】柏林風景 林郁庭 【特選】邱妙津巴黎日記(一):一九九三年十月到一九九四年五月 【國際文壇】 機遇 艾莉絲‧孟若/作 張讓/譯 渴望和顫慄:一個故事的一千零一夜 張讓 【回聲集】再見!回特拉法馬鐸星球的馮內果 何景芳 【專欄:三十年遺忘錄】窗外滿地江湖 陳芳明 【專欄:吉光書簡】憂鬱的熱帶 曾淑美 【場邊故事】感性與理性的戰爭 黃冠雄 【過日子】玩具骷髏 五味太郎 【特別刊載】楊華文學的起點與終點:傳統漢詩 羊子喬 【專欄:回首我們的時代】府城的李白——懷念葉笛 尉天驄 【專欄:兩張詩譚】李商隱七絕的藝術特徵 張夢機、張大春 【文學對話:兩岸文學高峰會‧南台灣文學對談】 主題創作的文學自省及文化展望 曾琮琇/記錄整理 【CEO生命閱讀】因為三島由紀夫,而麥可波特,而金庸、張愛玲——專訪皇家可口總經理周明芬 田運良/企畫採訪 蘇惠昭/文 【八月小說】 隕落 乜寇‧索克魯曼 飄泊的法國號 賴志穎
作者简介 · · · · · ·未完成 尉任之在本期專欄如此寫道:「人文和藝術是永不停歇的創造和再創造。未完成的遺作雖然不完整,卻反映出沒有修飾的生命狀態;它們像一幅不完整的拼圖,任由觀者自己去添補空白,並在添補的過程中,有了另一番的構思和創造。」這或許正好說明,為什麼總有「不肖」編輯違逆作者意願,出版他們生前未完成的作品。 作為讀者,有時候是不太甘心只讀到最後修飾完成的著作,畢竟那過程中擦拭塗抹重整再造的痕跡,常常是進一步理解作者的線索。例如即將上映的李安新作《色‧戒》,改編自張愛玲的同名短篇小說,雖然不是遺作,但這篇小說從動筆到發表經過多次改寫,也就是說,二十多年間它一直是未完成的作品,其中經過什麼樣的取捨,便成為讀者心中的懸念。 二十六歲即離世的小說家邱妙津,未完成的則不只作品,還有她的生命本身。一年前《印刻》曾刊出她的大學時期日記,文中閃耀堅定獻身文學的決心,和苦行似的自我...
未完成 尉任之在本期專欄如此寫道:「人文和藝術是永不停歇的創造和再創造。未完成的遺作雖然不完整,卻反映出沒有修飾的生命狀態;它們像一幅不完整的拼圖,任由觀者自己去添補空白,並在添補的過程中,有了另一番的構思和創造。」這或許正好說明,為什麼總有「不肖」編輯違逆作者意願,出版他們生前未完成的作品。 作為讀者,有時候是不太甘心只讀到最後修飾完成的著作,畢竟那過程中擦拭塗抹重整再造的痕跡,常常是進一步理解作者的線索。例如即將上映的李安新作《色‧戒》,改編自張愛玲的同名短篇小說,雖然不是遺作,但這篇小說從動筆到發表經過多次改寫,也就是說,二十多年間它一直是未完成的作品,其中經過什麼樣的取捨,便成為讀者心中的懸念。 二十六歲即離世的小說家邱妙津,未完成的則不只作品,還有她的生命本身。一年前《印刻》曾刊出她的大學時期日記,文中閃耀堅定獻身文學的決心,和苦行似的自我要求,對照本期披露的負笈巴黎頭一年的生活記錄,創作的熱情與生存的理智仍在,卻明顯充滿更多複雜的情緒,歡喜又苦惱,清明又困惑。而日記作為一種曖昧的「創作」,其實也是「未完成」的另一面詮釋。 「國際文壇」介紹的艾莉絲‧孟若,被譽為加拿大當代最傑出的短篇小說家,她的作品雖然不是未完成,但是因為「沒有故事,沒有結局,沒有宗旨」,只給讀者最起碼的線索,總令人無限好奇又無限感慨。本期選刊她小說集《出走》中的短篇〈機遇〉,描述一個年輕女孩出發到溫哥華教書的途中遇上一件意外,那是個不經意開始就無法挽回的恐怖玩笑,字裡行間透著一股難以捉摸的懸疑,在關鍵處冷靜揭示了生命的殘酷。 8月中文小說刊出兩位年輕作家的作品:乜寇‧索克魯曼寫一個氣勢猶如正午太陽的尚武部族的隕落,賴志穎寫兩個朋友因管樂結為知己而後卻天涯各居一方。截然不同的題材與風格,卻都在五千字小畫布上描繪出一方情緒飽滿的宇宙切片。 「那些人那些事」則有鄭鴻生藉近百年來的家族影像鋪陳豐富生動的台灣日常服飾小史。旗袍、洋裝與台灣衫的演變不是單純的潮流遞嬗,而是政治與文化霸權影響下權力關係的表徵,也反應了人們看待身體與自我表露的態度,無論是屈服或抵抗,約束或解放,行禮如儀或聊備一格,是本期視野最宏觀的論述。
|
还没有看,不错
其涵盖范围广
书的内容好那自然是没得说,单单拿书就够你欣赏一番
其涵盖范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