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褚潇白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副标题: 耶稣基督形象在明清民间社会的变迁 出版年: 2011-3 页数: 292 定价: 39.00元 ISBN: 9787500495550 内容简介 · · · · · ·作者简介 · · · · · ·褚潇白,浙江海宁人, 1978 年初夏生于上海徐家汇。复旦大学文艺学(西方美学)硕士,艺术人类学博士。 研究方向:宗教文化的符号人类学解读、民族地区传统知识研究。 主要论文: 1 、《拜占庭圣像画中的精神性动感》,《社会科学》, 2002 年第 9 期; 2 、《西双版纳傣族传统佛寺文化与植物多样性保护》,《佛教文化》, 2007 年第 3 期; 3 、《记忆·对话·真理性意味——由独龙族文面习俗研究现状引发的困惑与反思》,《云南社会科学》, 2007 年第 5 期; 4 、《反观与超越——拜占庭圣像画中基督形象的本体论意义》,《人文艺术》第七辑, 2007 年 12 月,全文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宗教类) 2008 年第 6 期; 5 、《“禅学研究”与“禅学体修”》,《法音》, 2008 年第 4 期; 6 、《从埃及亡灵画到拜占庭圣像画》,《... 目录 · · · · · ·读褚潇白《圣像的修辞》序 致谢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研究主题 第二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素材 · · · · · ·() 读褚潇白《圣像的修辞》 序 致谢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研究主题 第二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素材 第一章 明末至清中叶基督教艺术中的耶稣基督形象 第一节 耶稣基督画像的展现及反应 一 基督宗教画像的流布方式 二 反应 第二节 从祈福标记到宗教符号 一 无名者耶稣基督 二 《程氏墨苑》的成年基督 第三节 符号的意义扭结与呈现 一 十字架与救赎 二 《诵念珠规程》与《天主降生出像经解》中的十字架耶稣 第四节 符号表现形式的微调 第二章 内地会传教画的耶稣基督形象 第一节 耶稣基督形象的制作者 第二节 寓言叙事的中心与边缘 第三节 寓言叙事中的救赎母题 第三章 太平天国运动的耶稣基督形象 第一节 天兄耶稣之所指 一 奇梦叙述中的天兄耶稣 二 拜上帝教的神功崇拜 第二节 天兄耶稣之谱系 一 家族伦理与人间基督 二 差遣的单数形式 三 差遣的复数形式 第三节 天兄耶稣之经世 一 差遣的经世特征:代赎 二 差遣之空间性分析视野中的耶稣基督形象 三 差遣之时间性分析视野中的耶稣基督形象 第四章 19世纪反教漫画中的耶稣基督形象 第一节 民俗性符号的二元结构 一 乡绅群体话语的符号学分析 二 反教画中符号的身份分析 第二节 强化二元性符号结构的外在要素 一 耶稣符号的情绪分析 二 二元结构斥力之加深 第三节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耶稣基督形象(一) 一 “非基督徒/基督徒”和“人/兽”之二元对峙 二 猪作为符号的权力疆界分析 三 民间传言的符号方式 第四节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耶稣基督形象(二) 一 清末教案:非理性背后之理性 二 反教运动的知识论基础 第五节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耶稣基督形象(三) 第五章 《天路历程》中文版的耶稣基督形象 第一节 《天路历程》的民族志修辞学(一) 一 《天路历程》的民族志形式 二 《天路历程》不同版本的修辞学 第二节 《天路历程》的民族志修辞学(二) 一“门”的隐喻性转义 二 《天路历程》之章回体叙事 第三节 《天路历程》的民族志修辞学(三) 第四节 《天路历程》的本体性修辞学 第五节 《天路历程》的本土性修辞学 第六章 土山湾画馆与耶稣基督形象 第一节 耶稣基督形象和美的深描 一 耶稣基督形象的深描 二 美的形式之情景相关分析 第二节 耶稣基督形象的空间形式重塑 第三节 耶稣基督形象的内在空间形式 第四节 耶稣基督形象的外在空间形式 一 耶稣基督形象与有位格的人 二 美的符号与记忆的治疗 结论 第一节 耶稣基督形象的变形:本土性意识的多维呈现 一 主动方变形 二 接收方变形 第二节 代赎意识与自我救赎意识:变形过程中的张力 第三节 还原为本土性意识的本土化问题 参考文献 中英文摘要 · · · · · · () |
不一样的观点
近乎平淡的笔触
还没有看完
非常好的一本书,值得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