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美]约翰·多斯·帕索斯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副标题: 《美国》三部曲之三 译者:姚永彩/左宜 出版年: 1991-8 页数: 604 定价: 20.9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新版) ISBN: 9787532709311 内容简介 · · · · · ·二十年代成名的美国作家约翰·多斯·帕索斯(1896-1970)的代表作《美国》三部曲以藏而不露的写实风格及大胆的新写作手法,描写了瞬息万变的美国生活,再现了美利坚广阔的生活场景,这是其第一部,全书的十二位男女主人公有一半在本卷中先后登场,作者从每人的童年写起,文笔生动活泼,一直写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 另有三种短文穿插在各人的故事之间:“新闻短片”由当时的报纸标题、流行歌曲、官方文件等摘录组成,点出时代背景:“摄影机眼”用意识流手法描写作者当时的心情及活动;“人物特写”为摩根、福特、爱迪生、邓肯、威尔逊总统等风云人物立传。 美国没有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像欧洲的交战双方那样元气大伤,战后进入了所谓“兴旺的二十年代”。摩尔豪斯战后自建“宣传广告”公司,事业有成。而那位飞行员则从事飞机制造,为了赚大钱,投资股票。几个女主人公或嫁俄国贵族,或服毒自杀,或死... 作者简介 · · · · · ·约翰·多斯·帕索斯(John Dos Passos 1896-1970),小说家。生于芝加哥一个富裕的律师家庭。1916年毕业于哈佛大学,去西班牙学习建筑,不久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先后在法国战地医疗队和美军医疗队服役。根据亲身经历写成的《三个士兵》(1921)是他第一部有影响的小说,也是最早反映美国青年一代厌战和迷惘情绪的作品。1925年发表的《曼哈顿中转站》以大战前后的纽约社会为背景,报写了记者、律师、演员、水手、工会干部等人物形象。他们都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失意者,生活苦闷,精神空虚。 多斯·帕索斯虽然在作品中反映了战后一代的迷惘情绪,但他的思想并不消极。他当时对资本主义社会十分不满,自称“放弃了对它的希望”,“向往革命”。1926年参加《新群众》杂志编委。他作为美国共产党的支持者,采访罢工斗争,为共产党的刊物写稿。1927年因参加营救萨柯和樊塞蒂的... 目录 · · · · · ·一 查利・安德森1 新闻短片XLIV 《扬基歌》那支曲调 二 查利・安德森 1 新闻短片XLV 不是为了香粉和店里买来的 三 美国计划 四 铁皮莉齐 · · · · · ·() 一 查利・安德森 1 新闻短片XLIV 《扬基歌》那支曲调 二 查利・安德森 1 新闻短片XLV 不是为了香粉和店里买来的 三 美国计划 四 铁皮莉齐 五 苦酒 六 艺术与伊莎多拉 七 慢板舞蹈家 八 基蒂霍克的宿营者 · · · · · · () |
推荐给了朋友
已经很惊讶
值得买
非常经典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