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日] 山本进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原作名: 清代社会経済史 译者:李继锋/李天逸 出版年: 2012-1 页数: 144 定价: 30.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丛刊 ISBN: 9787547402375 内容简介 · · · · · ·这本《清代社会经济史》由山本进著,李继锋、李天逸译,论述了中国被迫纳入全球化之前清朝的社会与经济问题。全书分七章,第一章概述了明末至清末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历程;第二章至第四章,通过批判性检讨以往有影响的学说,提出分析研究清代历史的新视角,第五章,比较了中国清代与日本江户时期两国棉纺手工业的发展水平,第六、七章,以接近江南地区的安徽省和商业不发达的云南省为例,考察了19世纪清朝地方财政结构的变化。 《清代社会经济史》作者认为,清代中国虽然没有形成严格意义上的工场手工业或资本原始积累,但事实上已经存在商业性农业或地区间分工,已经存在以农业和手工业为基础的内在发展,其财政对商业的依存度亦有所提高。虽然这种发展没有最终导致资本主义,但也足以说明:清代中国不是一个停滞不前的社会。 作者简介 · · · · · ·山本进 1959年出生于日本滋贺县,1989年名古屋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博士后。现任日本北九州大学经济学部教授。主要论著有《清代财政史研究》(汲古书院,2002年)、《清代后期四川地方财政的形成》(《史林》75卷6号,1992年)、《清代江南的牙行》(《东洋学报》,74卷1-2号,1993年)等。 目录 · · · · · ·目录自序 第一章 总论 一 明末清初的经济发展 二 商品市场的形成与分化 三 商人的成长与地方财政的形成 · · · · · ·()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总论 一 明末清初的经济发展 二 商品市场的形成与分化 三 商人的成长与地方财政的形成 第二章 关于“清代市场”理论的一个考察 前言 一 市场的阶级性——地主的市场与国家的市场 二 市场的开放性——局部市场圈与对外依存型市场 三 市场与分工 第三章 明清商品生产的研究轨迹 前言 一 市场理论的课题 二 商人理论的课题 三 财政论的课题 结语 第四章 明清时期的地方统治 前言 一 区域社会理论面临的新问题 二 地方衙门的统治 三 督抚专权与“地方自治” 结语 第五章 开港以前的中国棉纺织业 前言 一 棉纺织的技术水平 二 技术得以普及的社会条件 三 教民纺织 结语 第六章 清代后期安徽新型善堂的普及 前言 一 安徽省的新型善堂及其作用 二 安徽省的杂泛差役 结语 第七章 清末云南的差徭改革 前言 一 差徭的开始 二 差徭的改革 结语 索引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丛刊》已出书目 · · · · · · () |
让人叹为观止。
一季一寂思年华,繁华落尽惹尘埃!
都值得一看。
一本书写出自己想看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