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爱尔兰]奥斯卡·王尔德 出版社: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新经济政策向何处去 出版年: 2014-1-1 页数: 270 定价: CNY 45.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64217822 内容简介 · · · · · ·聚焦中国改革,预知未来变局。吴敬琏,郑永年推荐! 上一世纪末的各种新政,松绑了禁锢每个人的绳索,使得每个人都衍生了一定的自由空间。在自由空间内,人可以自我追逐自己的目标,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达到一定的成就。这种松绑,引爆了让历史振颤的巨大力量,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改革这个词汇,不但被牢牢地嵌入进了中国人的思维深处,同时也被注入了振奋人心的精神内涵。 不过近年来。改革这个词汇正在迅速贬值,日益成为安抚大众的政治口号,一种政治鸡汤体。社会哪地方有污点,就会以改革的名义去擦拭,但污点没有去除,反而污染了改革这个词汇本身。关注大而空洞的改革,远远不如能看见的利益更能引发每个人的关注。这一方面是因为巨大期待落后之后的消极应对,但另一方面大为弱化了政府推进改革的意愿。 《21世纪经济报道》资深记者王尔德先生,始终专注于中国经济体制领域。耗时三年,广泛接触各界权... 作者简介 · · · · · ·王尔德,《21世纪经济报道》资深记者,长期沉浸于中国宏观经济研究,对于中国经济政策出台流程的每一个节点,均有广泛而深入的接触。不论是提出建议的民间学者,出谋划策的政府智囊,还是负责政策具体执行的各界官员,均能与王尔德先生推心置腹畅谈关于改革的最真实想法。 目录 · · · · · ·目 录序一:“幸福”竟如此简单 / 001 序二:以智识参与改革进程 / 005 序三:一窥改革之艰难 / 007 第一章 大师论改革 / 001 罗伯特•希勒:中国应制定应对贫富差距的长期规划 / 002 · · · · · ·() 目 录 序一:“幸福”竟如此简单 / 001 序二:以智识参与改革进程 / 005 序三:一窥改革之艰难 / 007 第一章 大师论改革 / 001 罗伯特•希勒:中国应制定应对贫富差距的长期规划 / 002 金融民主化可以降低社会不平等 / 003 金融创新并非过度,而是不足 / 004 建议中国政府编制不平等指数 / 006 吴敬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包容性的经济和 政治制度 / 008 上篇:回顾 / 010 捅破市场经济这层纸很不容易 / 010 1991年中央召开11次座谈会是大讨论的高潮 / 011 致信中央建议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模式 / 013 “十四大”正式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 014 下篇:方向 / 016 要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 016 新改革共识可以形成 / 019 郑永年:不改革,就被改革 / 021 改革不是简单地打倒既得利益者 / 021 现阶段主体改革应是社会改革 / 024 社会改革存在战略机遇期 / 026 集体“南巡”面对未来 / 028 国有企业的边界亟待厘定 / 029 城市化不应当只是土地的城市化 / 034 何怀宏:正义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健康良序的最重要标准 / 035 正义是衡量一个社会优劣最优先、最重要的标准 / 036 通过公开讨论去影响旁观者 / 037 期待“三纵三横”合流 / 039 青木昌彦:日本城镇化启示录 / 041 农业人口占比低于20%,增长将放缓 / 042 日本如何克服城市公害 / 044 应把土地改革和户籍改革联系起来 / 045 杰里米•里夫金:我们正处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开端 / 048 不同意《经济学人》的看法 / 048 中国应吸取美国的教训 / 051 助力亚洲政治联盟的形成 / 052 第二章 改革进程 / 055 江春泽:市场经济体制是通往经济繁荣发达的必由之路 / 056 “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 / 057 “从沉重的教条禁锢中解脱出来” / 058 与“南方讲话”精神一致 / 060 政府与市场的边界需进一步合理化 / 060 涂俏:袁庚——改革开放马前卒 / 065 每挪动一步,都十分艰难 / 068 “没有纯粹的经济问题” / 070 先默默地干,而不是大张旗鼓地谈 / 071 第三章 全面改革 / 075 姚洋:政府应从生产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 / 076 下一步改革应从户籍改革入手 / 077 提高教育水平可避免“中等收入陷阱” / 079 从生产型政府转变成服务型政府 / 080 杨伟民: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再造河山 / 082 提供国土开发和区域发展的四个平台 / 083 空间管制并不违反市场原则 / 085 “生态产品”为解决生态补偿提供依据 / 087 陶然:经济改革的突破口是土地制度改革 / 091 经济下行是长期矛盾和短期矛盾的集中爆发 / 092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风险加大 / 093 改革的时机与顺序问题 / 095 范剑平:新型城镇化首先是进城农民工市民化 / 101 新型城镇化的背景 / 102 新型城镇化的两大挑战 / 104 农民应成为新型城镇化的最大受益者 / 106 侯永志:优化中央与地方政府权责的构想 / 108 政府间关系存在五个问题 / 109 优化中央与地方权责关系的具体构想 / 110 增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自主性平衡能力 / 111 研究制定有关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专门法案 / 113 李毅中:工业改革需要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 / 115 中国工业研发投入不足、自主创新不够 / 116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进行机制改革 / 117 引入主体功能区破解地方重复布局问题 / 119 中国制造业应向高端发展 / 121 林喆:社会管理创新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部分 / 123 改变“大国家、小社会”的格局 / 124 建立社会协商对话机制 / 125 朱光耀:税收政策对于改革的参与 / 129 税收授权法案只限于个案 / 129 研究新税制是最重大的课题 / 130 支持开征碳税 / 132 张国宝:能源改革,需要更多勇气 / 134 水电还应发展,但要有序 / 135 能源发展缺口主要还得靠核电 / 137 风电多上网在于电网扭转做法 / 139 内蒙古窝电如何破解? / 141 拆分电网无助于电网监管 / 142 我是赞成上特高压的 / 144 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是难题 / 147 改良还是改革?任凭后人评说 / 149 杨朝飞:必须修改《大气污染防治法》,建议“按日计罚” / 151 治理大气污染不应靠运动 / 152 建议修法“按日计罚” / 153 增加市场化治理手段 / 155 鼓励信息公开和民众参与 / 156 骆建华:2040年中国生态可能实现良性循环 / 159 中国所面临的环境挑战前所未有 / 159 提出污染物总量减排时间表 / 161 第四章 道与术 / 165 刘民权:未来十年应以公平促发展 / 166 公平与发展并不对立 / 166 大国效应及其影响 / 167 发展应与公平并进 / 169 马丁•雅克:历史发展不存在“看得见的手” / 171 中国选择在经济上先行是对的 / 171 中国未来发展需解决分配公平问题 / 173 中国的软实力还很有限 / 174 黄群慧:应对国企分三类进行改革治理 / 176 “盈利性使命”与“公共政策性使命”冲突 / 177 将115家央企分为三类监管 / 178 国企领导人应“分层分类管理” / 181 丁耘:希望2049年的中国有盛世气象 / 184 文化的辉煌仍需百年 / 185 “中道”或者“时中” / 186 如何理解传统 / 189 新的传统的独立性 / 193 第五章 速度与质量 / 195 马丁•李:经济增长质量是未来中国最大的挑战 / 196 未来不仅仅要解决温饱 / 197 小康社会是提高增长质量的探索 / 198 刘世锦:中国未来几年将进入6%~7%的中速增长期 / 201 6%~7%的中速增长仍是不低的速度 / 202 高度重视抑制泡沫和打破垄断 / 203 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要素组合优势 / 205 “技术中立”是政府的明智之举 / 207 政府应致力于解决创新过程中的外部性问题 / 208 刘树成:巩固和发展好当前经济适度回升的态势 / 211 未来五年潜在经济增长率在8%~9%之间 / 212 经济增长率下移渐变,而非突变 / 213 20年来第三次回升 / 216 2013年GDP增速可望达8.2%左右 / 218 经济增速偏低也不利于转型 / 219 以城镇化为基点的新型回升 / 220 第六章 亚洲复兴时代即将到来 / 223 马凯硕:亚洲复兴的时代即将到来 / 224 “全世界都应该学习中国” / 225 腐败和领土争端是亚洲复兴的主要不确定性 / 226 中印两国在文化上强调亚洲的独特之处 / 228 亚洲的崛起存在悖论 / 229 “亚洲复兴是大势所趋” / 231 亚洲梦在文化上不同于美国梦 / 232 李侃如:美国在亚洲最大的挑战是能否解决国内问题 / 234 尽可能地整合外交、经济和军事元素 / 235 美国眼下最大的问题显然是财政赤字问题 / 237 单是GDP不足以让中国成为世界“超级大国” / 238 亚洲一体化应更多着眼于政治与安全 / 240 张宇燕:全球新格局下的中国战略 / 241 “2012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 241 中美能否带头做一些大事? / 243 全球新格局下的中国战略 / 245 亚洲最大的利益冲突是由谁来主导区域的发展 / 246 中国可在包容性发展问题上多做文章 / 249 萨米尔•阿明:中国需要在发展中国家中寻找盟友 / 253 2008年的欧美金融危机无法消除 / 254 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的演变和未来 / 254 为什么中国比巴西成功 / 257 建议中国永远不要参与金融全球化 / 258 · · · · · · () |
还行。。。
好书.值得观看.更是值得收藏.
很不一样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