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行龙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15-10-1 页数: 544 定价: CNY 69.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108053268 内容简介 · · · · · ·社会史的研究越走向深入,“田野历史学家”的工作就越显重要。这部论集是以近代山西社会的水灾、水案,集体化和晋商等专题为中心的区域社会史研究,注重在田野调查中搜集史料、解读史料,展现出历史学对地方社会变迁的理性关怀。对于近代以来山西社会历经剧变所产生的深刻变化,本书从多个侧面做出了细致的观察和解析。 本书初版于2007年,经过近年的研究,作者对书中的若干专题均有进一步的深化,并新增六篇论文,更新为修订版。 * * * 行龙和他的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研究团队在过去十多年中,通过系统收集中国农村资料和深入研究中国农村的社会史,在中国研究方面开辟了一条新路。本书就是他们所取得的成就的一个体现。对于任何对近代中国、中国历史以及运用新材料、新方法来研究重大课题的学者来说,都会从本书中获益匪浅。 ——香港科技大学李中清教授 “走向田野与社会”是史学(特别是... 作者简介 · · · · · ·行龙 1958年生,历史学博士。现任山西大学副校长,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社会史研究,还著有《人口问题与近代社会》(1992)、《近代华北农村社会变迁》(合著,1998)、《近代山西社会研究》(主编,2002)、《以水为中心的晋水流域》(2007)、《从社会史到区域社会史》(2008)、《山西何以失去曾经的重要地位》(2011)、《山西水利社会史》(2012)、《回望集体化——山西农村社会研究》(2014)等,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刊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 目录 · · · · · ·修订版序自序从社会史到区域社会史 一、理论反思 中国社会史研究向何处去 中国社会史研究的追求与实践 克服“碎片化”回归总体史 · · · · · ·() 修订版序 自序从社会史到区域社会史 一、理论反思 中国社会史研究向何处去 中国社会史研究的追求与实践 克服“碎片化”回归总体史 二十年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之反思 再论区域社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走向田野与社会——开展以历史学为本位的田野社会调查工作 二、水利社会 山西何以失去曾经的重要地位 从“治水社会”到“水利社会” “水利社会史”探源——兼论以水为中心的山西社会 晋水流域36村水利祭祀系统个案研究 明清以来晋水流域的环境与灾害——以“峪水为灾”为中心的田野考察与研究 三、集体化时代 从社会史角度研究集体化时代的中国农村社会 集体化:中国社会变迁过程中一个不可淡化的时代 在村庄与国家之间——劳模李顺达的个人生活史 张庄:集体化时代的一个符号 追寻集体化——剪子湾村田野调查札记 赤桥的事——我的村庄情结 四、绅商与地方社会 从社会史角度研究晋商与地方社会 山西商会与地方社会 秧歌里的世界——兼论晋商与晋中社会 怀才不遇:内地乡绅刘大鹏的生活轨迹 五、发现历史 图像历史:以《晋察冀画报》为中心的视觉解读 新发现的刘大鹏遗作三种 竹枝词里的三晋社会 一个普通商号的账册分析——文水县“昌玉公”商号账册资料介绍 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集体化时代农村基层档案”述略 · · · · · · () |
看以后要不要多看几遍,慢慢嚼。
可谓字字珠玑
让人叹为观止。
文字表现力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