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与流言txt,chm,pdf,epub,mobi下载 作者: 许子东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2004-10 页数: 336 定价: 20.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32126989 内容简介 · · · · · ·《呐喊与流言》收录论文、书评及讲稿共35篇,大部分是作者近年新作,也有一些十几前的旧文。以论题分类,大致可分“张爱玲与现代中文文学”、“重读文革”及“阅读香港小说”三个部分。“呐喊与流言”不仅是我对自己专业(现代中文文学)重新思考的关键词,也可以勉强用来交代我自己近年来的工作。《呐喊与流言》中第二部分从《重读“文革”(思考笔记)》到《革命·历史·小说》的八九篇文章,都是拙著《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三联·哈佛学术丛书,2000)的补充和发展。啰里啰嗦不厌其烦地讨论“文革故事”如何在当代中文文学中被叙述,也算是我的“呐喊”吧(虽然声音不大喉咙沙哑也没什么人要听)。《呐喊与流言》最后部分有十来篇讨论香港小说的文章,则可以显示我对流言形态市民文学的浓厚兴趣。在西西、黄碧云、李碧华、王良和、昆南、也斯等人笔下的食色“流言”之中,我看到了另一种形态的“呐喊”。当... 目录 · · · · · ·前言:呐喊与流言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若干线索 张爱玲与20世纪中文文学 物化苍凉 ――张爱玲小说的意象技巧 一个故事的三种讲法 · · · · · ·() 前言:呐喊与流言 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若干线索 张爱玲与20世纪中文文学 物化苍凉 ――张爱玲小说的意象技巧 一个故事的三种讲法 重读“文革”(思考笔记) 海外华文小说中的“文革想象”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青年文化心态” ――以长篇小说《血色黄昏》为例 为大众解脱犯罪感 ――简化版“文革”《芙蓉镇》 张贤亮笔下的“畸形屈辱感” 红卫兵梁晓声的自白 对“文革”的两种抗议姿态 见证的危机 革命・历史・小说 选本的权利与责任 《浮躁》:当今中国的时代情绪 莫言的两个语汇系统 追赶时代的《钟鼓楼》 韩少功《诱惑》的诱惑 重读《活动变人形》 众人争说《我的文学观》 百年一觉文坛梦 ――读《施蛰存散文选集》 幸福的“围城” ――读杨绛《我们仨》 “上海文学”与香港文学 ――兼谈“三城记小说系列”的缘起 此地是他乡? 1997年的香港短篇小说 “后殖民小说”与“香港意识” “无爱”的新世纪? 2000年香港文学一瞥 简评李碧华的长篇《烟花三月》 也读董桥 白先勇的两种文字 西西选大陆小说 香港的纯文学与流行文学 附录一 新时期的三种文学 附录二 现代文学中的上海、北京与香港 ――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世纪大讲堂”第94期 2002年11月9日 后记 · · · · · · () |
近乎平淡的笔触
还没有看,不错
这本书高中学北京大学先修课的时候老师就反复提及
本书需要耐心的仔细品看,因为有些内容还是满学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