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德]马丁·海德格尔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副标题: 海德格尔德文版全集第18卷 译者:黄瑞成 出版年: 2014-10 页数: 485 定价: 69 装帧: 平装 丛书: 经典与解释:亚里士多德注疏集 ISBN: 9787508081434 内容简介 · · · · · ·本书是海德格尔于1924年夏季学期举办的马堡讲座《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基本概念》讲课稿。本书文本主要根据当年聆听过海德格尔讲座的多位学生的课堂笔记编辑而成,同时编入海德格尔的讲座手稿。这部讲稿既是海德格尔早年深入研究亚里士多德希腊文本的成果,又是他撰写《存在与时间》这部平生最重要著作的准备。由此来看,本书之于海德格尔哲学研究的重要价值自不待言。 目录 · · · · · ·中译本说明上篇 根据学生的课堂笔记编订的讲稿 引言 讲座的语文学意图及其前提 一 讲座的语文学意图:按照概念的概念性来思考亚里士多德哲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二 语文学意图的前提:界定哲学研究的方式 第一部分 预先理解概念性之原生性通过对此在作为在-此-世-存在的一种阐明以亚里士多德的基本概念为定向 · · · · · ·() 中译本说明 上篇 根据学生的课堂笔记编订的讲稿 引言 讲座的语文学意图及其前提 一 讲座的语文学意图:按照概念的概念性来思考亚里士多德哲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二 语文学意图的前提:界定哲学研究的方式 第一部分 预先理解概念性之原生性通过对此在作为在-此-世-存在的一种阐明以亚里士多德的基本概念为定向 第二部分 重释亚里士多德的基本概念以关于概念性之原生性的理解为根据 下篇 根据手稿内容编订的讲稿 手稿:一 手稿:二 手稿:三 手稿:四 手稿:五 手稿:六 手稿:七(一) 手稿:七(二) 手稿:七(三) 手稿:八 手稿:九 手稿:二十三 手稿:二十四 手稿:二十五 手稿:二十六(一) 手稿:二十六(二) 手稿:二十六(四) 手稿:二十六(五) 手稿:二十六(六) 手稿:二十六(七) 手稿:二十七(一) 手稿:二十七(二) 手稿:二十七(三) 手稿:二十八(一) 手稿:二十八(二) 手稿:二十八(三) 附录:讲稿中未曾使用的关于“范畴”主题的手稿附件 附件一 范畴 附件二 亚里士多德的范畴(《范畴篇》) 附件三 范畴 附件四 范畴 附件五 [肯定性的] 附件六 [范畴] 附件七 [指涉一个事物] 附件八 范畴 编者后记 · · · · · · () |
感觉真是不错。
好好好好好
新的思想领悟!
他的书必买,烧脑,值得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