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美] 安德烈亚斯·胡伊森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现代主义、大众文化、后现代主义 译者:周韵 出版年: 2010-08 页数: 272 定价: 32.00 丛书: 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ISBN: 9787305071232 内容简介 · · · · · ·《大分野之后》是一部论文集,大约有十年的时间跨度。第一部分是“消失的他者:大众文化”。它主要从理论和历史两个方面讨论现代主义、先锋派、大众文化的关系;第二部分《文本与语境》提供的是历史语境中的特殊文本的解读;第三部分为《走向后现代》。 目录 · · · · · ·《当代学术棱镜译丛》总序致谢前言第一部分 消失的他者:大众文化1.隐匿的辩证法:先锋派——技术——大众文化2.阿多诺的反面:从好莱坞到理查德·瓦格纳3.女性化的大众文化:现代主义的他者第二部分 文本与语境4.机器与妖妇:弗里茨·朗格的《大都市》5.生产革命:海纳尔·穆勒的教育剧《毛瑟枪》6.认同的政治:《大屠杀》和西德戏剧7.记忆、神话、理性之梦:彼得·韦斯的《对抗美学》第三部分 走向后现代8.波普艺术的文化政治9.寻求传统:20世纪70年代的先锋派与后现代主义10.绘制后现代地图注释索引《当代学术棱镜译丛》总序致谢前言第一部分 消失的他者:大众文化1.隐匿的辩证法:先锋派——技术——大众文化2.阿多诺的反面:从好莱坞到理查德·瓦格纳3.女性化的大众文化:现代主义的他者第二部分 文本与语境4.机器与妖妇:弗里茨·朗格的《大都市》5.生产革命:海纳尔·穆勒的教育剧《毛瑟枪》6.认同的政治:《大屠杀》和西德戏剧7.记忆、神话、理性之梦:彼得·韦斯的《对抗美学》第三部分 走向后现代8.波普艺术的文化政治9.寻求传统:20世纪70年代的先锋派与后现代主义10.绘制后现代地图注释索引 · · · · · · () |
需要细嚼慢咽
引发思考
特别喜欢作者
超级有内容的一本书,看了之后受益匪浅。